专业 | 分类 | 序号 | 书名 | 作者/编者 | 出版社及年份 | ISBN编号 | 书籍简介 | 推荐理由 |
葡萄牙语 | 通识读本 | 1 | 巴西之根 | [巴西] 塞尔吉奥·布阿尔克·德·奥兰达 | 北京大学出版社,2024 | 9787301347317 | 本书是巴西现代史学与社会学的奠基之作。作者通过辩证分析劳作与冒险、农村与城市等对立概念,揭示巴西社会结构的历史根源,探讨巴西如何从殖民传统转向现代文明。书中提出的“伊比利亚之根”批判了殖民遗产对巴西现代化进程的束缚,为理解巴西国民性与社会矛盾提供了经典视角。 | 《巴西之根》这本书从殖民历史角度+印第安人原住民角度,阐释了巴西的发展脉络,剖析了巴西人国民性的成因,作者认为巴西现在的问题来源于巴西独特的殖民史和葡萄牙人与当地土著结合的民族性根源, |
2 | 发明巴西:若热·亚马多与巴西民族身份构建 | 樊星 | 商务印书馆,2022 | 9787100218757 | 本书聚焦巴西文学巨匠若热·亚马多的创作,分析其作品如何通过混血文化、狂欢精神等主题构建巴西民族身份。作者樊星为北大葡语系教授,结合亚马多《加布里埃拉》《弗洛尔和她的两个丈夫》等代表作,探讨文学如何记录并重塑巴西社会现实。 | 亚马多是巴西“国民作家”,其作品中文译本丰富,但系统性研究较少。本书填补了这一空白,从阶级、性别、历史重述等多角度解析巴西文化符号,适合文学专业学生深入理解巴西文学的独特性及其与民族身份的关系。书中还附有亚马多作品年表与中译本目录,便于延伸阅读。 | ||
3 | 1808:航向巴西 | [巴西] 劳伦蒂诺·戈麦斯 | 上海人民出版社,2022 | 9787208177789 | 本书是巴西历史三部曲之一,聚焦1808年葡萄牙王室为躲避拿破仑入侵迁至巴西的历史事件。通过生动笔触还原了王室逃亡、殖民地转型及巴西独立萌芽的过程,兼具宏观史观与细节叙事,如若昂六世的矛盾性格、殖民地社会的文化交融等。 | 该书在葡语世界销量近200万册,荣获巴西最高文学奖雅布提奖。中译本由北大葡语系学生李武陶文翻译、樊星教授审校,语言流畅且贴近原文风格,既可作为历史读物,也可作为翻译学习的范例。 | ||
4 | 在非洲打灰的1001天:一个现代化的故事 | 曹丰泽 | 东方出版社,2025 | 9787520742054 | 作者从清华大学博士毕业后,投入非洲基建工程的建设中去,三年时间跑了大小十几个项目,工作地不下十个非洲国家,对非洲当地的风土人情、社会经济面貌、发展现状有较丰富的感性体验。在这本书中,他从一名中国工程师的角度出发,讲述了他在非洲打拼过程中个人化、草根化的故事,并附有情感体验和观察思考。 | 打破知识边界,了解葡萄牙语的就业市场及环境,培养逆境思维。 | ||
5 | 用葡萄牙语讲好中国故事 | 王晰灏 | 旅游教育出版社,2024 | 978-7-5637-4769-6 | 《用葡萄牙语讲好中国故事》通过讲述100个故事(其中25个故事以二维码的形式呈现),旨在向世界展示一个丰富多彩的中国。这些故事中,既有“夸父逐日”“嫦娥奔月”“白蛇传”等神话传说,又有显示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大运河、长城、赵州桥等千古传世之作;有传统的民俗,如门神、舞狮、剪纸等象征丰富的文化符号,还有展示中华传统美德的人物故事,如郑板桥、白居易、岳飞等名人的故事。 | 葡萄牙语版的100个中国故事,具有趣味性和可读性,更着眼于文化的传递与交流。这些故事均采用中外对照的形式,让学生在欣赏精彩故事的同时,既能提高外语阅读能力,又能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 ||
6 | 绿蝗 | 莉迪亚·若热 | 上海人民出版社,2022 | 9787208176577 | 《绿蝗》以女性视角瓦解了战争和暴力的正当性,它用连绵不绝的絮语呈现出宏大叙事之外的历史真相,同时塑造了全新的小说模式、全新的时间结构和全新的女性之声。《绿蝗》是利迪娅最成功的作品,她以交缠的结构和惊人的创造力讲述了一个既具独特魔幻现实色彩,又紧扣葡萄牙历史的故事,在叙事的独创性上,利迪娅已跻身欧洲最优秀作家的行列。 | 作者利迪娅•若热是葡萄牙当代最重要的作家之一,其作品代表了近代葡萄牙语写作风格,即所谓的“后革命一代”,斩获国内外奖项无数,赢得了国际认可,包括欧洲年度作家(2000)、法国艺术与文学勋章(2005)、拉丁语联盟国际奖(2011)、西 葡艺术文化奖(2014)、FIL罗曼语文学奖(2020)、葡萄牙作家协会编年史和文学散文大奖(2021)等。 | ||
7 | 西洋史 | 陈衡哲 | 北方文艺出版社,2023 | 978-7-5317-5876-1 | 本书作者陈衡哲早年留学美国,被誉为“新文化运动的健将”。其所著全书分为上古史、中古史、近世史三编,完整展示了以欧洲为核心的西方文明发展历程。“上古史”以文明为单位,上溯代表欧洲文化源头的希腊、罗马文明,以及密切相关的埃及、西亚两河文明等。“中古史”以重大历史事件为单位,介绍了中世纪列国变迁及封建文化等。“近世史”兼采二者,讲述从文艺复兴、地理大发现直至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宏大进程。 | 作者以中国人的视角讲述西方历史,以文明与战争两条线索讲述西方文明进化历程,涉及西方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文学、哲学等,具有超前的全球化意识,宽容、和谐的文化意识以及浓郁的人道主义情怀。 | ||
8 | 精选葡汉双语成语故事阅读 | 范文亭 刘聪 |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22 | 978-7-5657-3256-0 | 《精选葡汉双语成语故事阅读》是主要提供给以汉语为母语的中高级葡萄牙语学习者使用的辅助阅读教材。书中精选了30个在中国耳熟能详的成语故事,采用葡汉双语对照的形式,并配备相应的练习题,有利于学习者准确掌握两种语言对成语的理解和表达。 | 本教材从中国传统文化视角出发,将葡萄牙语学习与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相结合,引导学生正确阅读理解成语,增强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识与了解,同时也有助于向葡萄牙语国家传播独具魅力的中国成语文化。 | ||
9 | 神圣的希望:诗歌三部曲 | 阿戈什蒂纽·内图 |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 978-7-5594-3074-8 | 《神圣的希望:诗歌三部曲》是一部充满灵魂之光的诗歌集,分为三个篇章,依次描绘了苦难中的觉醒、挣扎中的信仰,以及破晓时分的重生。作者以细腻纯净的笔触,穿越人类心灵最幽微的角落,探寻苦痛、爱与希望之间微妙而神圣的联系。 | 语言优美,适合学习者细读:《神圣的希望:诗歌三部曲》运用清晰而富有节奏感的语言,既有文学的深度,又保持了句式的纯净,非常适合葡语学习者提升语言感知力和表达力。情感真挚,容易引发共鸣:诗歌中的苦难、信仰与希望,是跨越文化与语言的普遍主题。学生们可以通过阅读,既学习葡语,也加深对人性与情感的理解。 | ||
专业参考书 | 1 | 大地诞生的故事(Contos do Nascer da Terra) | 米亚·科托(Mia Couto) | Editorial Caminho, 1998 | 972-21-1129-9 | 这本书是一部短篇小说集,共收录了二十个故事,背景多在莫桑比克的乡村或战后城市。米亚·科托以融合了民间传说、魔幻元素和现实困境的独特笔触,讲述普通人面对爱、死亡、希望与荒诞世界的方式。故事往往短小却充满诗意,语言创新,充满了非洲葡语独有的节奏感。 | 篇幅短小精炼,适合碎片时间阅读和语言精读练习。语言风格自由、富有创造性,可以帮助读者感受葡语文字的音乐感和韵律感。主题深刻,结合了莫桑比克的文化、历史与超现实元素,能拓宽对葡语国家(特别是非洲葡语国家)文学的理解。 | |
2 | 经贸葡萄牙语会话 | 王锁瑛 |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24 | 978-7-5446-8356-2 | 在文字中,读者将穿行于荒原与星辰之间,在孤独中听见生命最微弱却最顽强的回响。 《经贸葡萄牙语会话》是一本专为中、高级葡萄牙语学习者设计的教材,由王锁瑛主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于2024年出版。内容涵盖企业创立、财务会计、税务、进出口业务、电子商务、海关流程、银行业务、保险事务及物流管理等经贸主题。每个单元包括词汇、实用句型和对话练习三部分,注重实际应用,融入葡语国家最新经贸资讯,并详细说明葡萄牙和巴西在葡萄牙语使用上的差异。 | 《经贸葡萄牙语会话》是一本实用性强的教材,专为中、高级葡萄牙语学习者设计,内容涵盖企业创立、财务会计、税务、进出口业务、电子商务、海关流程、银行业务、保险事务及物流管理等经贸主题。它融入了葡语国家最新的经贸资讯,并详细说明了葡萄牙和巴西在葡萄牙语使用上的差异。这本书不仅适合从事中葡、中巴经贸的专业人士,也适合葡萄牙语学习者,能够有效提升商务交流技能。 | ||
3 | 山水之间-汉葡双语 | 白家麟 | 英国百科图书出版社 | 978-1-915050-83-0 | 《山水之间——汉葡双语》是由白家麟创作的一本汉葡双语书籍。本书收录了作者在十几年间撰写的游记和散文,记录了其在近半个世纪的求学和工作期间参观和生活过的国内外城市的风景名胜、民间艺术、人物和美食。每篇文章后还附有一首诗词,寄托作者对这些地方的美好回忆和对人生的深刻感悟。 书中内容涉及的时间跨度大,地域广,人物多,历史与文化现象丰富,堪称一本中外文化的“百科全书”。在作者的毕业生建议下,这些散文被翻译成葡萄牙语,旨在为在校的葡语专业学生和广大葡语自学者提供汉葡双语的读物,帮助他们开阔视野,提高翻译能力。 | 《山水之间——汉葡双语》是一本兼具文学性和实用性的书籍。它以作者白家麟的游记和散文为基础,记录了其在国内外的所见所闻,内容丰富,涵盖风景名胜、民间艺术、人物故事和美食文化,是一部中外文化的“百科全书”。书中每篇文章后还附有诗词,情感真挚,富有文化底蕴。此外,汉葡双语的呈现形式不仅适合葡语学习者提升翻译能力,也能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言表达。 | ||
4 | 葡汉翻译理论与实践 | 俞翔 |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 978-7-5135-1087-5 | 《葡汉翻译理论与实践》是一部系统梳理葡萄牙语与汉语翻译规律,并结合大量实例进行深入剖析的专业著作。本书分为理论篇与实践篇,涵盖翻译基本理论、葡汉语言对比、文化差异分析、文本类型处理技巧等内容,同时精选多领域文本作为实践案例,具体展示翻译方法的应用。 | 系统性强,内容完整:从翻译理论到具体操作,循序渐进,逻辑清晰,非常适合用于葡汉翻译教学或自学。理论与实践并重:既有对翻译策略、技巧的系统讲解,又配有大量精选实例,帮助学习者理解并掌握实际操作方法。 | ||
5 | 踏遍青山人未老 | 白家麟 | 英国百科图书出版社 | 978-1-915050-29-8 | 《踏遍青山人未老》是由白家麟创作的一部叙事性书籍,是国内首个由华人作家用葡语写作的作品。这本书收集了作者十余年间用葡萄牙语书写的讲话稿、对社会现象的议论、游记、散文以及对中葡文化交流的思考。通过这些文字,白家麟展现了他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所见所闻和深刻感悟,不仅记录了旅行中的风景与人文,还融入了对历史、文化、生活的全方位思考。 | 《踏遍青山人未老》是由白家麟创作的一部作品。这本书记录了作者在不同地方的所见所闻和所思所感,展现了其丰富的阅历和对自然、社会、文化的深刻洞察。书中内容丰富,既有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也有对人文历史的思考,还融入了个人的情感与感悟。 | ||
6 | 你好中国:葡萄牙语版 |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编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978-7-04-041071-6 | 《你好中国:葡萄牙语版》是一部专为葡语世界读者量身打造的中国文化入门读物,旨在以简明生动的语言,介绍中国的历史沿革、地理风貌、传统文化、社会习俗与当代发展。全书以主题式章节组织内容,融合丰富的图片、实例与故事,使读者在轻松阅读中,全面感知一个真实、多元且充满活力的中国。无论是对中国文化感兴趣的葡语学习者,还是希望了解中国社会现状的普通读者,都能在本书中找到深入而友好的引导。 | 《你好中国:葡萄牙语版》以葡萄牙语直接撰写或译制,语言流畅自然,兼顾了准确性与可读性,非常适合以葡语为母语或正在学习葡语的读者作为了解中国的第一本书。内容覆盖广泛,从古老的丝绸之路到现代科技创新,从四季分明的自然风貌到丰富多样的节庆习俗,展现了中国社会的历史深度与当代活力。对于葡语学习者来说,这本书不仅可以作为阅读理解和文化知识学习的辅助材料,还能通过地道、规范的葡语表述,帮助他们在真实语境中提升语言水平。此外,本书所采用的葡萄牙语表达风格兼顾欧洲葡语和巴西葡语读者的接受习惯,语言亲切,极具亲和力,是一部集知识性、趣味性与实用性于一体的优秀文化读物。 | ||
7 | O Alquimista(《牧羊少年奇幻之旅》) | Paulo Coelho | Editora Rocco,1988 | 978-85-325-1221-2 | 这是巴西作家保罗·柯艾略的代表作,讲述了牧羊少年圣地亚哥追寻梦想的旅程,是一部融合哲理与寓言的现代文学经典。 | 语言优美,故事易懂但寓意深远,适合大三以上学生提高阅读能力的同时,加深对巴西哲学式文学风格的理解和思考。 | ||
8 | 中国时政话语翻译基本规范葡萄牙文 | 编写组 | 外文出版社,2024 | 9787119139104 | 本书是中国外文局组织编写的关于时政话语外译的权威指导性文本之一,聚焦于中国主流政治话语的葡萄牙语翻译规范与标准。内容涵盖政治术语、领导人讲话、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常见表达、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概念等,对如何准确、规范、地道地将中文时政术语转换为葡语进行了系统阐述,部分术语配有翻译示例和语境说明。 | 这本书有助于提升葡语专业高年级学生和翻译方向学生的专业翻译能力,尤其适用于掌握中国特色术语的准确译法,胜任政府、媒体及国际组织相关翻译任务。内容紧扣国家话语传播需求,服务“讲好中国故事”的人才培养目标,同时支持“政治翻译”“时政葡语”等课程教学,契合CATTI考试与翻译岗位实务,强化学生的术语规范意识与语境适应能力。 | ||
9 | 《道德经》通解:葡萄牙文 | 沈友友 | 外文出版社,2024 | 9787119139265 | 《道德经》是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的代表作,是道家学派的经典之作。全书共81章,以极简的语言探讨宇宙运行之“道”、人类行为之“德”,蕴含深刻的政治、哲学、伦理与人生智慧。 葡文译本多采用“直译+注释”或“意译+文化导读”形式,使读者能在语言上接近原文,在思想上理解其精神。部分译者还附有中葡对照文本,帮助语言学习者对照阅读。 | 本书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文化理解力,通过阅读葡文版《道德经》,深入把握中国哲思在葡语中的表达方式,增强跨文化诠释能力。同时,有助于训练文言文翻译能力,提升对古汉语精炼语言的理解与再现。书中关于“道”“德”“无为”等核心概念的翻译,能拓展学生的哲学词汇与表达方式,适合作为“文化典籍翻译”“哲学文本翻译”等课程的辅助材料,也为学生撰写语言文化对比类研究论文提供了扎实的语料基础。 | ||
10 | 双生(O homem duplicado) | 若泽 萨拉马戈 | 作家出版社, 2013 | 9787506372558 | 《双生》是葡萄牙作家若泽·萨拉马戈的代表作之一。故事讲述了历史教师特图里亚诺·阿丰索在一次偶然观影时,发现了一个与自己一模一样的人安东尼奥·克拉罗。两人不仅外貌、身材、声音相同,甚至连身体上的疤痕都完全一致。这一发现让特图里亚诺陷入了深深的困惑与恐惧之中,他开始疯狂地调查这位“双生子”的身份,试图解开谜团。然而,随着调查的深入,他不仅没有找到答案,反而陷入了更深的自我怀疑与精神危机之中 | 《双生》是一部极具思想深度的文学作品。萨拉马戈以独特的叙事风格,构建了一个充满悬疑与哲学思考的故事世界。小说通过主人公对“双生子”的追寻,探讨了身份、自我认知以及人性的复杂性。它不仅是一场悬疑之旅,更是一次对人类内心深处的深刻剖析。萨拉马戈的文字细腻而富有力量,能够引导读者思考那些看似平常却又深不可测的问题,是一部值得一读再读的经典之作 | ||
11 | 大象旅行记(A viagem do elefante) | 若泽 萨拉马戈 | 作家出版社, 2015 | 9787506378789 | 《大象旅行记》是葡萄牙作家若泽·萨拉马戈的晚期代表作。小说以16世纪中期的真实事件为蓝本,讲述了一头来自印度的亚洲象所罗门被葡萄牙国王作为礼物送往维也纳的旅程。在这段跨越欧洲的旅途中,象夫与士兵护送大象,历经荒诞离奇的遭遇,最终抵达目的地。萨拉马戈通过大象的视角,展现了当时社会的种种面貌,对权力的专横、教会的荒唐和民众的愚昧进行了深刻的批判。书中不仅有诙谐幽默的情节,还蕴含着对生死、人性的深刻思考 | 《大象旅行记》是一部兼具趣味与深度的作品。它以独特的视角和幽默的笔触,带领读者踏上一场奇妙的旅程,同时引发对社会现实的思考。萨拉马戈的文字充满想象力和隐喻,让读者在轻松的阅读中领略文学的魅力。这本书适合对文学、历史和社会问题感兴趣的读者,能够帮助学生拓宽视野,培养批判性思维。 | ||
12 | 海的女孩(A Menina do Mar) | 索菲娅德梅洛布雷内尔安德雷森 |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20 | 9787544663632 | 《海的女儿》是葡萄牙著名作家索菲娅·德·梅洛·布雷纳·安德雷森的经典之作,首次出版于1958年。故事以海边为背景,讲述了一个住在海边的小男孩与一位能在水中呼吸的小女孩之间的奇妙友谊。小女孩与章鱼、螃蟹和小鱼为伴,生活在海底的洞穴中,而小男孩则生活在陆地上。两人跨越了海洋与陆地的界限,分享彼此的世界,女孩从男孩那里了解到了爱、思念和快乐,而男孩也接受了海底的生活。书中充满了奇幻色彩,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以及对未知世界的探索与好奇。 | 《海的女儿》是一部适合青少年阅读的优秀作品。它不仅情节奇幻、引人入胜,还蕴含着深刻的寓意。书中通过小男孩与小女孩的友谊,展现了友谊的力量和跨越差异的可能性。同时,作品也描绘了美丽的海洋世界,激发读者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此外,索菲娅的文笔优美,语言简洁而富有诗意,能够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这本书曾获得巴西国家儿童和青少年图书基金会的高度推荐,是葡萄牙国家阅读计划的一部分,非常值得推荐给学生阅读。 |
Chinese, Simplified(简体中文)